close

 

C360_2014-03-30-20-12-53  

 

 

 「當你學會死亡,你就真正學會了活著」

   人生真正可以運用的日子,到底有多少呢?闔上了書,我不禁開始思考這個問題。

 

大部分的人庸庸碌碌度過一生,被龐大的社會壓力和責任逼迫,無法認真思考這件事。

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說過:「如果你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,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是對的」因為人生的意外無法預測,

人生縱忽而逝,正因此,要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,如此你就可以拋卻所有的不滿、羞愧,勇敢的去做真正重要的事,進而活出一個無憾的人生。

 

我還記得第一次到科博館,人類館裡頭有一個電子板,

顯示著世界上正在出生和死亡的人數旁邊就寫著:

「有些人初來到這世上,準備要體驗一切;有的人離開了這世界,帶走更多事物,身為一個站在這邊的人,你要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?」

   如果一天的時間有限,把時間拿來多一點感謝、少一點抱怨,偶爾慢下來欣賞身邊的美,

有空細細回味美好的回憶,而不是到將死之刻,才發現自己沒有體會過活著的感覺,這是很重要的。

日文中有一個成語叫作一期一會,它的意思就是,和人的每一個相遇,

要用最後一次見到此人的態度去面對、去珍惜!我認為就是這種態度會讓世界上多出更多溫柔的力量來。

    有時候我看著我的父母,我會驚覺年老的可怕,會為自己剩下的時間感到惶恐,但是我感謝他們對我的付出,

感謝他們曾為我付出過的愛。

 

書中的老師墨瑞說:生命中最要緊的事,是學著付出愛,以及接受愛。

當今世界很多不理性的行為、可怕的事之所以發生,很多都是因為缺乏愛,如果世上的每一個人,
都可以體會到愛的真正力量,從個人到世界,我們會得到深刻的和平和喜悅,許多問題無形中會獲得解答。  

莫瑞也談到情緒,情緒影響人的每一天,是直接影響我們快樂與否的最大因素,

而我們常常任由自己陷溺在負面中:恐懼、嫉妒、悲傷…他教導道:你若全心投入這些情緒,讓你自己整個人沒入其中,

你就完全體驗到它。你就知道什麼是痛苦,什麼是愛,什麼是悲傷。

唯有如此你才能說:『很好,我體驗了這個情緒,我認出了這個情緒,現在我需要從中脫身。』」

這就是不要執著。體驗,然後放下。

從小到大,學校很少告訴我們這些,上一代的價值是:賺很多錢,就會快樂,有錢了

每個人都會敬你三分,你會快樂。但是這都是膚淺的快樂,真正喜悅的人生來自寧靜,

來自領悟到生活沒有絕對的快樂和悲傷,因為人生就是悲喜參半。

 

  這本書在我小時候看過,那時候沒有太大的感想,只覺得道理十分真切,

現在成為了一個大學生,對裡面一些〝人生的無奈和黑暗〞多少窺見些,讀來更有感慨,

也更覺得書中的真理應該被守護和實踐,因為當夠多人一起付諸美好的價值,世界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心得 第14堂星期二的課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貓井樁 的頭像
    貓井樁

    MerlinLightWorker

    貓井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